走進金河 zoujinjinhe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聯系與區別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 物流常識

            國家標準物流術語 (GB/T18354-2001)中對物流的解釋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的結合。” 

              無論是歐美還是日本,從歷史到今天,有關物流的概念反映出以下幾個基本點: 

              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發展與社會生產、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的不斷進步密切相關。 

              第二,物流概念與物流實踐始于軍事后勤,而“物流一詞沒有限定在商業領域還是軍事領域。對公共企業和私人企業活動都適用”。 

              第三,物流無論從Physical Distribution還是Logistics的內涵中都強調了“實物流動”的核心。 

              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由運輸、儲存、裝卸、包裝以及信息處理等所構成。 

              換句話說,通過增值過程和分銷渠道控制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用戶的用戶的流就是,它開始于供應的源點,結束于消費的終點。 

              供應鏈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供應鏈的每個節點都是供應鏈的必不可少的參與者。從范圍上觀察,供應鏈把對成本有影響的和滿足顧客需求的過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慮在內:從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間是供需協調、物流同步的關系。 

              第二,供應鏈是一條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增值鏈。 

              第三,供應鏈是由若干供應鏈集成的網鏈結構。一個企業可以是一條供應鏈的成員,同時又是另一條供應鏈的成員,眾多的供應鏈形成交叉網絡結構。供應鏈往往由多個、多類型甚至多國企業構成。 

              從概念上看物流和供應鏈的區別和聯系: 

              物流的概念強調了物流的關鍵點是“實物流動過程”,而供應鏈的概念強調的是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所形成的網鏈或網絡結構。供應鏈定義的精髓顯然是上、下游的,是生產、分銷、零售等職能的分工與合作。 

              在這個網鏈結構的節點中沒有,從上游到下游的順序關系來觀察似乎這里也沒有商。而上述企業間的實物流動除了由節點企業來完成外,是由服務商在高層次物流組織運作過程中實現的。如將企業內部的物流暫時考慮在外,那么物流應發生在圖中的連線上,并以加工、包裝、運輸、配送等過程為供應鏈的運行創造了條件。 

              由此,物流和供應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無論是在定義的內涵上,還是在具體的運作上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從表面上觀察,物流僅僅是供應鏈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從運行特征上觀察,供應鏈更關心的是商品所有權轉移,即價值流、和的規律,而物流更專注的是物的空間位移。

            Copyright?2016 www.seamonkeymani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建議IE6.0 以上瀏覽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瀏覽
            吉ICP備09006940號-1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